王卫喘了口气。
在经历了多个交易日的连续暴跌之后,顺丰的股价终于迎来反攻浪潮。
3月末、4月初的两天时间里,顺丰股价迎来止跌回升,当日分别上涨3.62%、7.22%,截至4月1日收盘,股价定格在49元/股。
自去年4月8日公布一季度业绩预报以来,一年时间内,顺丰股价从最高近124元跌至最低43元,市值蒸发近千亿,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此次股价拉升背后,同样直接与业绩挂钩——3月30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报。
其中,四季度营收713.3亿元,同比增长60.7%,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3.0%,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46.1%。整体业绩符合此前预告。
单单结合Q4业绩来看,“走背字”的顺丰终于喘了口气,迎来止跌时刻。
不过,这时候入场或为时过早。事实上,在此前暴雷前,顺丰股价已经开始下跌,背后的逻辑在于,时效件增长乏力、新业务多年亏损等已成为“沉疴宿疾”。
探讨目前是否到了抄底的时刻,仍需回归到顺丰整个业务体系的底层逻辑上去。
01 下沉与否,是个问题
从2021年报来看,顺丰实现营业收入约2071.87亿元,同比增长34.55%;归母净利润约42.69亿元,同比减少41.73%;扣非净利润约18.34亿元,同比减少70.09%。
上述财务数据可以完全算作“增收减利”,进一步推导,顺丰“以价换量”趋势明显。
财报显示,2021年顺丰业务量105.5亿票,同比增长29.65%;与之对比,2021年,顺丰票均收入为16.25元/件,与上年的17.77元/件同比下降8.57%。
按照惯例,利润水平偏低的经济快递等业务增速过快,是导致顺丰单票收入下降的罪魁祸首。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财报中,顺丰业务主要分为速运、快运、同城、供应链及国际四大板块。2021年,顺丰控股速运业务营收为1323.19亿元,贡献了超六成的收入。
其中,速运业务包括了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这两大产品为公司的营收支柱。从营收上看,两者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46.4%和15.6%,但时效快递营收增长呈现出颓势。
2021年,顺丰时效快递业务实现营收961.6亿元,同比增长7.3%。与之对比,顺丰经济快递业务实现营收322.7亿元,同比增长54.7%。
时效快递作为顺丰一直以来的主阵地,营收增速下滑背后,在于顺丰快递业务的下沉策略。
传统上,顺丰主要以高价商务件及中高端电商件的快递业务为特色,其运营策略有别于通达系的低价模式,但顺丰后来采取的下沉策略却一改此前的打法,是什么让顺丰不得不“接地气”?
回到顺丰执行下沉策略之前,从财报数据来看:
2018年,顺丰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有45.56亿元,但同比下滑4.57%;2019年上半年,快递件量增速为8.54%,而核心业务时效件营收仅增长了4.02%。
可以看到,彼时顺丰同样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但市场关注的重点在于,顺丰主营业务增长放缓,越发接近“天花板”。
对此,为了给资本市场讲故事,顺丰将目光投向了下沉市场。
在2013年10月、2016年5月顺丰两度尝试电商特惠件市场后,2019年5月,顺丰再次推出针对电商市场的特惠专件,以较高的价格优惠打入电商件市场。此后,顺丰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转变,开启下沉战略。
以往,电商件是“通达系”的主战场,随着顺丰下场,价格战再度成为快递行业的常态。
具体细节不再赘述,总的来说,价格战虽使各快递企业业务量和营收上涨,但各家单票收益却不同程度下滑,首轮价格战后,市场本以为价格战即将结束,极兔的横空出世却使价格战再次持续下去。
这也直接导致,2021年一季度,以自营为主的顺丰,前所未有地亏损了近10亿元,好在随着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干预快递行业恶性竞争,市场上价格战有所收敛。
事情如此变得有趣起来,这场博弈似乎变成:下沉,就意味着要“土里刨食”,增收不增利;不下沉,营收增速就放缓。
数据一定程度上也能佐证这个逻辑。根据顺丰发布2022年2月的月度经营数据,顺丰速运物流业务实现营收98.49亿元,同比下降3.36%,完成业务量6.38亿票,同比下降8.33%。
这与顺丰开始调整电商件产品结构有关,从2021年下半年起,顺丰控股主动调优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件量。
现如今,在经历一季度的暴雷后,顺丰对于经济件的态度十分谨慎。
从近期财报电话会上的表态也能看出——被问及2021年对经济件进行结构调优的问题,“对于经济件……不会轻易放弃,但是也会秉承‘健康经营’原则合理投入发展”。
02 新业务何时雄起?
尽管顺丰传统业务板块(时效业务和经济业务)是集团核心,但在此之外,顺丰还需要寻找到新的盈利点,为此,近些年顺丰一直在扩展新业务。
此前,顺丰多次探索电商领域,王卫曾坚持认为,做电商是一个机会。
最早自2010年始,顺丰尝试做电商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定位日用品的“E商圈”,到定位高端礼品的“尊礼会”,再到定位高端食品的电商平台顺丰优选。2014年,顺丰又推出O2O社区店“嘿客”,等等动作不一而足。
可以说,尽管屡战屡败,顺丰依旧寻找各种机会布局商流。
最近一次在电商领域的尝试,则是在一度引发资本乱战的社区团购领域。2021年初,顺丰低调上线生鲜配送平台“丰伙台”,外界一度认为顺丰将借社区团购风口再度进军电商领域,但后续得到王卫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的否认。
总的来说,在付出数十亿教训后,顺丰电商领域无太大起色。
电商之外,顺丰围绕大物流领域广泛布局。根据顺丰年报,2018年至2020年,包括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国际、供应链物流在内的新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由18.9%上升至28.24%。
而2021年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顺丰新业务的整体占比从2020年28.2%提升到2021年的占比38%,增幅高达近10%。
随着新业务营收扩大,亏损幅度也不小,2020年顺丰快运业务亏损了11.58亿元,供应链物流和同城业务则共计亏损10.64亿元。
最新财报中,快运分部亏损5.8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08亿元;同城分部亏损8.99亿元,同比扩大19%。
其中,2021年,因并表嘉里物流,顺丰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达392亿元,占比由8.5%提升至18.9%,成为第三大营收来源。并表的收入也直接影响了集团的净利润。
这里主要看快运、同城业务。同城急送业务于2021年底拆分独立上市,顺丰仍为其控股股东,纳入顺丰控股合并报表范围。
顺丰同城财报显示,2021年其营收总额达到了81.74亿元,同比增长68.8%;毛利由负转正,为9480万元,毛利率达到1.2%;净亏损为8.99亿元,较去年的7.58亿元有所增长。
到目前为止,同城配送业务虽然在顺丰整体收入中占比仍较低,但依旧是顺丰控股几大业务中净利率最低的板块,并拖累了顺丰控股的整体盈利情况。
据此前顺丰同城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净亏损为3.3亿、4.7亿、7.58亿。原因在于,短时间内不可替代的人力成本作为即时配送行业最大的成本,没有降低的可能,加之规模效应难以实现,盈利就变得遥不可及。
现阶段,非餐场景的拓展也是其重心之一,但长期来看,还需要关注近场电商能否成为同城急送业务新的增长点。
再看快运领域,回顾快运业近几年的发展,一方面,快递巨头开始涉足快运业务。另一方面,传统快运企业加速谋求转型。
此前在2021年11月11日,安能物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拿下“港股快运第一股”之位。至此,场上的玩家主要为顺丰、德邦、安能、以及中通快运、百世快运、壹米嘀嗒。
近期,京东收购德邦。显然,京东看中的正是德邦的快运优势,以此布局零担快运赛道。现阶段,顺丰快运营收优势较为明显,隐隐成为快运龙头。
在行业加速整合出清下,快运领域或为争夺市场份额迎来更为激烈的价格战拼杀。对于顺丰来说,此举或对顺丰快运未来的增长和盈利产生影响。
03 如何重回“快递茅”?
此前,作为快递行业的龙头企业,一向保持良好业绩增长的顺丰也被股民称为“快递茅”,意指顺丰有茅台一样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性。
如今来看,顺丰虽有止跌趋势,但与曾经的“快递茅”相差甚远。
此前在一季报公布后的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对于未来预期,王卫表示:
“公司不会一味烧钱来做新业务,但短期利润承压若能换来长期竞争力,有机会将顺丰打造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愿意调低未来1-2年利润率预期,这是重要的战略。”
顺丰一季度亏损的原因,本质上是产能周期与需求周期错位,导致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出现脱节。
在低利润预期下,顺丰要想重新唤回投资者的信心,重回“快递茅”,无疑需要业务层面的实打实的成绩。
目前来看,最能够打动投资者的,无非是在国际化、扩容量、降成本三大领域。
此前在2021年9月28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对嘉里物流9.31亿股股份的收购,此次收购股份约占嘉里物流已发行股本的51.5%。
对于收购嘉里物流,顺丰方面此前表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完善货运代理及国际业务的战略布局。
嘉里物流是以亚洲为基地的国际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嘉里物流位于中国大陆以外的物流营运业务收入为88亿港元,占物流营运总营收的72%,同比增长4.4%。
根据财报,2020年UPS国际业务占总营收的19%,2021财年FedEx国际业务占总营收的30%。而顺丰国际业务(不含嘉里物流)仅占总营收的4%,倘若以此对标,顺丰在营收占比上仍有上升空间。
同样还要关注国内的市场动作。今年2月16日,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透露,鄂州花湖机场的机场工程、航油工程、顺丰航空基地第一期工程等已基本建成。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2021年上半年,顺丰已拥有自营货机66架,租赁货机13架等等,尽管在国内拥有突出优势,但与国际快递巨头(DHL、UPS、FedEx)仍存在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圆通、京东等物流公司也正在发力自身的航空业务。显然,建设自己的货运机场,是成长为国际快递巨头的必经之路。
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成本端的动作。2021年上半年,顺丰提出“四网融通”,加强速运网络、快运网络、仓储网络及加盟网络的场地、线路等资源整合优化。
所谓“四网融通”,即是指通过融合上述四个网络,达成资源复用,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
拿上文提到的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之间的“左右互搏”来说,“四网融通”是从成本端解题的方式。据业内人士指出,“四网融通”是否能把成本降下来挺有难度,实际操作过程中将面临资源调配问题。
以上三大领域,是顺丰回归“快递茅”的关键。不过,再好的战略,也面临知易行难的窘境,顺丰能否修复市场信心,还需要更多时间证明。
参考资料:
财新周刊《顺丰搏命下沉市场》
《顺丰控股2021年报业绩会纪要》
国金证券《顺丰控股:壁垒夯实,成长空间广阔》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 该不该抄底顺丰?
- 日新快讯丨家庭及户外储能提供商「华美兴泰」完成B轮融资
- 奈雪,跟海底捞“学”坏了
- 叶集区商务局:多措并举为商务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鹤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河南省第2位
- “三桶油”2021年合计净利润两千多亿元 天然气景气度持续
- “戴好口罩”保生产
- 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基础保障检查要求》
- 五部门联合推进汽车安全沙盒监管
- 2021年全球新增风电容量93.6GW 海上风电创纪录
- 2022年3月电缆原材料(铝材)月报
- 需求端主导行情 废铜价格上下浮动较大
- 沪铜震荡偏强 目前行情是短多长空
- 科学岛团队设计开发高效光催化剂可治理持续性水体污染物
- 威胜控股2021财年全年净利润2.68亿元
- 江西省抽查14批次电线电缆产品 全部合格
- 大连自贸片区奋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深化市场化导向
- 中国有赞连续亏损2021年达33亿 3个月两次大裁员“节衣缩食”|和讯曝财报
- 伊之密:公司已有抗原检测相关订单
- 板块异动 | 锂盐企业有公司单季净利接近去年 盐湖提锂板块继续上扬
- [公司]鸿路钢构:一季度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14.71%
- [公司]金鹰重工2021年实现净利2.41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1.73%达1.38亿元
- 比亚迪停产燃油车,新能源车销售旺盛,相关板块长期价值凸显
- “AI四小龙”又一家IPO:云从科技通过科创板注册预计2025年扭亏为盈
- 徐小明:ABC大概率结束
- 野风药业两年被列入重点排污单位隐而不宣董事在外任职或选择性披露
- 严为民:注意,文化传媒开始分化了!
- 福建自贸试验区紧抓制度创新 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安徽肥西经开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 郑州经开区坚持以“东强”战略为统揽 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
-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多项举措保障新兴产业供应链稳定畅通
- 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为企业供应链高效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 安庆综试区坚持围绕传统产业集群推进线下园区建设
- 中国(南京)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发展成效明显
- 茶叶消费趋多元化 各类茗茶开始进入预售和销售旺季
- 出游半径缩小 本地游成为清明小长假里游客的主要选择
- 清明小长假恰逢赏春好时节 线上销售同比增长超过40%
- 深圳: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 物业服务:业主自治推动品牌化发展
- 解决老人用药安全隐患,养老社区引进智能分药机
- 港股异动 | 香港航天科技(01725)再升15% 拟年内完成“金紫荆星座”项目9颗卫星发射
- 昆仑银行2021年增收不增利 净利润下降12.78%
- 晋商银行原董事长王俊飚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 淡水河谷宣布售出中西系统资产 交易估值约12亿美元
- 特步国际(01368.HK)首季主品牌内地零售额同比增长30%-35%
- 【天保基建涨停吃肉全过程】
- 赛克思上会前夜主动撤回,业绩连降客户关系错综复杂,曾未如实信披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 4.7午评|板块轮动加速!继续盯这个
- 转板第一股诞生,给新三板公司带来什么启示
- “股神”再出手!投资苹果大赚后伯克希尔买入42亿美元惠普股票
- 红伞伞、白杆杆,社区团购“躺板板”?
- 万物云管理合伙人丁险峰:通过空间科技重塑物业未来
- 一季度北京物业投资交易额17.7亿元 近7年来首次低于20亿元
- 城市更新“网红化” 建筑师成“新型表皮主义”助推者
- 物业的前景依然光明,龙湖智创生活大有可为
- 日新快讯|江苏将新建132个“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港股异动 | 东岳集团(00189)回落6% 3月份有机硅DMC现价跌超30%
- 巴菲特再出手 斥资42亿美元买入惠普(HPQ.US)股份
- 年报解读|艾华集团:下游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 或有望再提价对冲成本压力
- 港股异动 | 上海医药(02607)AH股均跌超5% 向控股股东及云南白药非公开发行约8.53亿股
- 随经济增长加速 越南股市涨近历史高点成投资者避风港
- 美的置业首季销售降49%早盘跌幅位港股房企前列
- 科隆新能回复监管问询2020年售后服务费用大幅增长遭问询
- 午盘收跌0.99%,昨天给出高抛,今日开盘给出高抛,做到了吗?
- 市场进入磨底阶段,财报季关注超预期行业及个股(附4月金股)
- 后地产时代,家居龙头“欧派”如何破冰前行?
- 英派瑞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深耕改性塑料制品领域 拥有55项专利
- 北京消费市场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 应季商品走俏市场
- “数云融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最大化价值
- 谁能“取代”豆瓣?
- 互联网大厂裁员,还是996真香?
- 过气名人直播带货,翻身还是翻船?
- 混改半年估值390亿,广州跑出来的这只独角兽浴血电动车?
- 马斯克“宣战”扎克伯格
- 天风证券:培育钻石行业未来可期 产销双旺助力行业景气度攀升
- 拜登的“天然气马歇尔计划”,能否拯救欧洲的能源之殇?
- 安信证券:予盛业(06069)“买入”评级 目标价7.8港元
- 新城控股王晓松: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将以不超过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 港股异动 | 美的置业(03990)早盘跌近5% 首季合同销售金额约199.8亿元 同比减少49%
- 逆势大涨9%以岭药业再创新高“指数女神”过蓓蓓持续加仓
- 安必平业绩“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仍在大幅下降
- 隆基股份在云南的电价优惠被取消投产的切片产能占比过半
- 【读财报】26家上市券商年报:中信、华泰等9家归母净利润超百亿
- 鸿盛新材IPO:“复星系”提前半年潜伏入股33项发明专利仅3项为原始取得
- 年内楼市调控超百次!四个省会城市动真格,60余地松绑
- 美欧间的液化天然气贸易是否那么容易?
- 山西右玉小香葱闯出国门 成为海外餐桌上的“抢手货”
- 中国光伏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 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 商务部推动8家国际合作生态园建设 练好产业发展内功
- 国家级经开区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园区 探索国际合作新载体
- 氢能全产业链的高成本是目前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氢能产业顶层设计终于落地 逐步推动构建多元制氢体系
- 外资企业坚定了在华发展信心 持续加大本土研发力度
- 南亚地区增长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 为持续复苏打下基础
- 日新快讯|荣鑫物业:拟出资70万设立文旅公司 持股70%
- 零跑汽车毛利率-44.3%三年累亏超48亿 冲击港股IPO能否“领跑”成功?
- 日新快讯|湖南保利物业被列为被执行人
- 日新快讯丨时代物业收购坚美物业100%股权
- 欧陆通:目前深圳工厂已经全面恢复正常经营
- 空气炸锅「速成」怎样的商业局?
资讯
焦点
精彩推送
- 多地密集出台了高“含金量”的相关政策 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 丰台区“起步即提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来助力 齐心守“沪”同抗疫
- 兆讯传媒:竞争优势坚定发展信心 数字化战略打造全新增长极
- A股异动 | 中储股份高开6% 料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20%-570%
- 港股异动 |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1.5% 隔夜纳指重挫逾2% 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更多鹰派信号
- 研究机构New Street:Lyft(LYFT.US)和DoorDash(DASH.US)合并将推动EBITDA上涨30%
- 和铂医药:对外授权全球顶级药企最高可收超3亿美元
- 奈雪的茶“快跑”,喜茶“慢行”
- 思泉新材IPO:与新三板公告数据有出入,大客户入股疑有猫腻
- 清研环境脱胎清大研究院,规模小毛利率下滑,不差钱募资补流
- 新网银行艰难走出美利车事件阴影:去年赚9.2亿,董监高砍薪一半
- 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 房企一季度销售下滑 政策传导落地仍需时日
- 疫情导致无法工作 房贷不能推迟还?多家银行回应
- 3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二手房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上涨64% 房价微跌
- 年内楼市调控超百次!四个省会城市动真格,60余地松绑
- 中泰经贸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 两国互利合作彰显较强韧性
- 商务部多次发声保障外贸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
- 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
- 董责险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上市公司董责险投保热情持续增长
- 房地产和基建等领域有望继续加码 短期带来周期板块的超额收益
- 通威股份拟投建32GW高效电池项目 抢抓全球光伏市场发展机遇
- 沪深两市低开震荡 雪人股份低位反弹机构抛售意愿升温
- 万家两基金涨逾30% 重仓地产、采矿业基金净值上涨超3%
- 日新快讯|荣鑫物业2021年全年净利2750.01万元 同比增长16.19%
- 美团自动配送车抵沪抗疫,助力社区实现最后100米无接触配送
- 为了7个亿,河南王开始出租商管了
- 工信部召开推进家居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研讨会
- 逆转!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成功
- 读懂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抢占仿制药市场机不可失
- 二叶制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13亿大品种!红日药业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获批上市
- 今年第 一季度迪芬巴赫在中国市场获得5条生产线订单
- 今年第 一季度迪芬巴赫在中国市场获得5条生产线订单
- 受疫情阶段性影响 3月份国内物流业景气指数回落
- 潍坊海关保障木制品企业原料供应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力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 俊艺木业漳州平和生产线开工
- 新冠疫情蔓延,能否拉动茯苓价格反弹?
- 风往哪儿吹?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报价策略
- 从云南白药到华东医药,投资“不务正业”会不会误正业?
- 先声药业大爆发 15款1类新药、11个新品亮眼
- 中成药“抢占”止咳用药零售市场,多个品种逆势增长
- 2021年度全国建成投产13条刨花板生产线
- 海南儋州召开建设木材加工产业园研讨会
- 我国短期内无法抛弃煤炭优势 如何实现零碳?
- 四川一季度解决消费者投诉11064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4月7日
- 东吴证券:高股息“熊市保护伞”效应明显 3月超额收益为15%
- 制裁无果?卢布完全收复失地!
- 安必平业绩“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仍在大幅下降
- 京东物流(02618)委任赵先德、张扬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 全球首个“垃圾制氢+碳资源化”项目年内建成固废制氢领域公司受关注
- 中信证券:镍资源的供需或将于2024年前后出现缺口,镍价展望继续向上
- 地产上下游开始发力
- 第三次被中止IPO审核的土巴兔:毛利率高,净利润率低
- 弈樊说:稳妥的短期策略
- 深市主板时隔多年恢复发行上市功能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
- 安宁股份拟投资100亿元 建设钛材料全产业链项目
- 都市丽人连续第三年亏损 将持续加码线下渠道
- 上周12家公司过会率达92.3% 九州风神遭否决
- 本轮A股“政策底”基本探明 磨底后震荡上行概率大
- “差生反转”行情扩散 部分领涨品种涨幅惊人
- 到2025年“电动四川”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电动替代水平大幅提升
- 长春进一步强化措施 支持市场蔬菜保供
- 数字人民币广泛深入餐饮外卖 服务实体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 水果味烟弹最高提价30% “囤”字刺激着消费者冲动购物
- 河北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 八部门发文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 监管趋严 盲盒经济“盲目”生长的态势有望被遏制
- 微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业务正式启动办理 享受国家的退税大礼包
- 消费升级大趋势下 母婴市场持续提速扩容
- 喜屏传媒完成B轮融资 社区电梯广告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 外卖平台上线“用户取消险” 投保商家数持续攀升
- 磨憨口岸出口水果增幅明显 外向型经济迸发新活力
- 吉林省提出22条具体举措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 美瞳代理门槛偏低 市场规模快速攀升
- 伊利急了
- 离开阿里,飞猪难飞
- 妙可蓝多,C位难坐
- 日新快讯丨东亚时代物业遭北京顺义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 这家公司,三四十家机构抢着投,估值1年半翻6倍
- 服务业连迎纾困及时雨 尽快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 秦山核电一厂首次大修完成并网发电
- “液态阳光甲醇”斩获首届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奖
- 成本向下,负担向上,光伏收益率难逃宏观局限性
-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出台,确定太阳能发电示范攻关目标
- 上机数控:10万吨颗粒硅项目将于今年3季度投产
- 看到隆基的公告,有几点想法
- 关税实施前进口商突击进口 令我光伏组件对印度出口骤增
- 五大四小领跑!15家上市公司2021光伏、风电装机出炉
- 重磅!GWEC公布2021年全球各国风电装机排名!
- 六大国有行年赚1.27万亿 贷款增量近9万亿不良率普遍改善
- 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22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速为5.2%
- 3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环比微升至100.9% 行业预期持续向好
- 英国政府下调住宅光伏与热泵增值税至0%
- 西安城投集团与中石化绿源地热开发公司交流座谈
- 利用东非丰富地热资源,中国企业签下埃塞俄比亚首个地热项目
- 2022年至2030年全球生物质发电市场每年将增长6.0%